企業名稱:柳州市昌海繭絲有限責任公司
聯系人:鄧尚真
手機:13877253069
手機:13557121431
郵箱:674294055@qq.com
網址:www.modamla.com
地址:柳州市柳北區石埤坪鎮工業園區
專業從事廣西蠶絲被生產,蠶絲被批發,定制生產蠶絲被
蠶絲被輕巧、保暖、透氣,價格自然也是不便宜的。馬上又要過冬了,蠶絲被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熱捧,然而記者在調查中卻發現,同樣是蠶絲被,價格卻相差懸殊。那么這些蠶絲被里到底暗藏著怎樣的秘密呢?
Z近,于女士花了兩百多塊錢網購了一條蠶絲被。不過,收貨之后她用網上學來的方法一檢驗,卻發現被子里的部分填充物根本不是蠶絲。
于女士說:“如果它是真的蠶絲被,燒的話,它(蠶絲)是呈灰狀的,然后沒有刺鼻的味道。如果是假的話,它(燃燒后)會有疙瘩狀,然后會發黑,然后還會有刺鼻的味道。所以我燒了一下,我覺得這個不是真的?!?/p>
于女士覺得自己是上當受騙了。
日前,記者在市場上轉了一圈,發現同樣的蠶絲被價格相差很大。記者首先來到了一家大型超市,在貨架上記者看到這里出售的蠶絲被一共有三款,價格在2000元到3000多元不等。打開外包裝,記者發現在成分一欄里,這些蠶絲被一律寫的都是100%的桑蠶絲。營業員打開了其中的一條,向記者介紹其產品的特性?!罢娴男Q絲它是和被面吸住的。里面不含棉嗎?沒有棉的,都是蠶絲?!?/p>
記者隨后在貨架上又發現了一款蠶絲被,價格和剛才那幾款相差得可不是一點點,一床被子只要388元。而據營業員解釋,這床蠶絲被之所以便宜,除了因為是夏被,重量比較輕之外,Z重要的是蠶絲的含量不一樣,這款蠶絲被標明的蠶絲含量為51%?!俺^50%,它就可以叫蠶絲被。是有規定的,但是它有百分之多少都注明的?!?/p>
記者了解到,蠶絲按照種類不同,分為桑蠶絲和柞蠶絲,按照等級不同分為長絲、中長絲和短絲,其中以柞蠶絲和短絲價格Z為低廉。而根據2010年實施的蠶絲被國家標準規定,以蠶絲為主要填充物的被類才可稱為蠶絲被,其中優等品和一等品的蠶絲含量應為100%,合格品的蠶絲含量應至少達到50%及以上。也就是說,只有蠶絲含量在50%及以上的的被子,才能被叫做蠶絲被。記者在調查中發現,一些超市在售賣含量在10%到30%之間的蠶云混合被,價格只要一、兩百塊錢。雖然不能叫蠶絲被,但是精明的商家卻在外包裝上運用了整幅的蠶繭畫面,消費者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誤導,以為自己買的是蠶絲被。
隨后記者又來到了我市另外一家小商品市場。在床上用品區,也是不難發現蠶絲被的身影。老板娘告訴記者,100%蠶絲的要1200元,當然也有500元的,甚至500元以內的。
那么真有老板娘說的那么好嗎?記者仔細翻看了產品的說明書,發現雖然標簽上寫著蠶絲的字眼,但是在被子的成分標識上,記者并沒有看到所謂的蠶絲的成分和含量。這又是怎么回事呢?老板娘表示:“標簽上寫了天然蠶絲的,肯定是100%的,不然一罰十。
這位老板娘的口氣還真不小。那么這些所謂的“蠶絲被”,其蠶絲含量真得像它們標的那么高嗎?其高價的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?
記者在購物網站上輸入蠶絲被進行了搜索,發現經營蠶絲被的商戶多達上萬家,價格從100元左右到5000元左右不等,絕大多數的蠶絲被網店宣稱,銷售的是100%桑蠶絲的蠶絲被。那么是不是真的有這么多含量極高的蠶絲被呢?記者從市場上購買了兩條價格不等的蠶絲被,我們先來看一看便宜的那條被子里,到底有多少蠶絲?檢測人員發現,這條被子里竟然沒有蠶絲。
過去我們聽說過蠶絲摻假,Z多也就是用劣質的柞蠶絲來冒充桑蠶絲。而這條被子檢測下來,居然一點點蠶絲的成分都沒有。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看那條標價1000多的蠶絲被,里面的蠶絲含量究竟有多少?檢驗員打開被子之后,發現這條被子的表面和底部為桑蠶絲,而中間卻是其它的成分。
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有的商家還會將桑蠶絲做在可以外露給消費者看的口子那里,而真正當你打開以后,才會發現中間的大部分成分都不是桑蠶絲,所以消費者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。
新北消協秘書長黎輝表示:“消費者在購買蠶絲被的過程中,不能光看宣傳,不能光看圖片,要仔細查看里面的標簽,包括商品標簽,包括被子上的標簽,仔細看這里面的成分、含量,里面的含量都應該明確標明。如果不標含量呢?那它肯定違反了國家的相關的標識標準規定,必須要標明的?!?/p>
有句老話叫“便宜沒好貨,好貨不便宜”,在蠶絲被這個領域看來是行不通的。消費者在購買這一類商品的時候,一定要理性,切莫跟風盲從。
來源:中吳網
免責聲明:本文系編輯轉載,轉載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。如果您認為我們的轉載違反了《著作權法》或損害了您的利益,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